家务,化解孩子调皮捣蛋的育儿法宝
文|邢子凯 编|曹新星
图|蓝思视觉摄影工作室、pixabay
小时候,我特别好奇做饭,但每一次仰头望着妈妈祈求一次做饭机会时,我都会听到她的那一句“好好学习,这家务不用你管”。
直到23岁去美国留学,我才终于有机会独占厨房。准备撸袖子大干一场的那一刻我才发现,长大后我还是不会做饭。我缺的不是做饭的技巧,而是面对做饭这件事情怎么也捡不起来的信心。
家务,这看起来最不起眼的小事,究竟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先来看一个发生在二孩家庭最经典的场景:老二的出生,无可避免地对老大有些冲击。每一次老二喝奶的时候,老大都要蹦出来哭闹一番,抢着奶瓶要一起喝。
被逼得走投无路,我只好试探性问她,愿不愿意帮弟弟刷奶瓶?她突然不闹了,拿着奶瓶,站在水龙头前认真地刷洗。一开始我担心她洗不干净,还可能会打碎奶瓶。然而,当小家伙将干净的奶瓶放在我面前的那一刻,她的笑容是那么得自信和骄傲!一次尝试后,女儿每次都要赶在第一时间去刷奶瓶,再也没有提过和弟弟抢奶喝的事。
困扰这么久的育儿难题,化解在了这小小的家务中。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孩子愿意被别人服侍,所以孩子们总是在我们服侍他们的时候显得无比烦燥。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鲁克森说,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力所能及的事,一语道破天机。
孩子为什么想做家务? 家务是化解孩子调皮捣蛋的育儿法宝。
“我要抢弟弟的奶”这种行为的背后,女儿是怎么想的?我需要靠装小宝宝来获取大人的关注。而妈妈否定她的行为会让女儿产生什么样的想法?我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而有了“我可以帮弟弟刷奶瓶”这样的想法后,女儿会怎么想?我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我能帮助到别人。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天生具有社会兴趣,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天生具有利他的情怀。他还指出,每个人都在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而归属感和价值感得到满足的快乐,才是人作为人真正的快乐。在这个世界上,我属于哪里?我的价值在哪里?这样的发问,不只是成人会问,孩子也会问。
德国心理学家费利克斯·沃内肯和迈克尔·托马塞洛曾设计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一个蹒跚学步的儿童和母亲同在一个房间,一位怀里抱满了东西的成年人走进房间,挣扎想开柜门,但无奈东西太多,没有多余的手可以打开,他只好一遍遍地撞柜门。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尽管没有人直接向这位儿童求助,也没有人向他发出指令,但一岁多的他摇摇晃晃地走过去,帮助这个成年人打开了柜门。他们用这个实验证明,孩子可以自发地帮助别人。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认为,人类并非天生具有完整的道德意识。但是道德的基础要素,比如利他主义、同情心、对他人目的的理解等,出现得比人们认为的要早很多,在小孩两岁之前便已存在。
孩子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一无所知。他们与我们成人一样,除了看得见的生理需求以外,最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归属感和价值感层面的快乐,而不仅仅是吃饱喝足的快乐。
让孩子体验自信和社会情怀,我们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布置简单的小任务,鼓励孩子参与到家务中就是很好的办法。与其禁锢孩子的行为,让他远离危险,不如正确地引导他分担家务。孩子喜欢做事情来彰显自己的价值,我们只需要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喜好,为他们分配合适的家务量即可。
按孩子年龄安排家务 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我们可以安排以下家务:
✨ 0-3岁,孩子可以参与家务中的一个步骤或一个环节。
儿子七个月大的时候,他还没有学会爬。我帮他换纸尿裤时,他总是努力把小屁股抬得很高,方便我把尿布垫在他的屁股下面。虽然小家伙动作不娴熟,但是撅起小屁股时小脸涨得红彤彤的样子,告诉我他是在有意识地帮助我。事后儿子那种满足的笑,比吃奶和“我逗他”的笑,多了一层意味,那是他满足心理需求的深层快乐:“妈妈,你看,我也能帮你的忙。”
于是,我开始引领着他,让他自己做。慢慢地,一岁的他会把尿布湿自己从身上摘下来,踉踉跄跄地走到垃圾桶旁边扔掉了。他在垃圾桶旁边回头朝我得意地笑,我才明白了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快乐。
孩子会走之后,家长可以点对点地布置简单家务,如将纸团扔到垃圾桶,将拿出的玩具放回到玩具盒中等等。一岁半的孩子会拿纸巾笨拙地给另一个哭泣的小朋友擦眼泪,两岁半的孩子会蹲在地上用小簸箕扫其他孩子吃完零食后的垃圾。
当小人们可以自己收拾玩具、把穿衣、穿鞋、洗盘子、发筷子、叠衣服、运奶到柜子里、废纸扔到垃圾桶里时,他们内心会有这样的感叹:“我是多么有能力呀!”
有人会问,如果是一岁的孩子打碎了玻璃杯,也让他自己收吗?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孩子站在一个安全距离上,让他全程目睹成人是如何收拾碎玻璃的,这样他才会明白,原来玻璃会碎,碎的玻璃是这样收拾的。
为什么非要让他看着呢? 那是因为我们要让孩子看到闭环的整个过程:玻璃会碎——碎的东西要收,这会刻在他的脑海中。通过这样的示范,我们可以建立孩子对规则的认知,但不要因此指责孩子。如果添加了指责,就把孩子和错误划了等号,孩子的注意力都在指责带来的恐惧上,而不是关注怎么解决问题。
“让孩子参与到每一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这个原则提醒我们,要关注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需要,切忌因为指责他们的错误隔离了他们的参与感。 如果孩子可以帮忙,那么一定请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忙,如果无法帮忙,我们也不能让孩子一走了之,需要在他的面前,展示完整的闭环。如果不让孩子看到东西碎了再收拾起来的全过程,孩子又如何能积累这样的经验呢?
✨ 3-6岁,孩子可以尝试在家中分担固定区域的工作,如吃饭前摆碗筷,早上起床打鸡蛋,孩子在家中也需要自己的领地来发挥价值。
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目的、自发的活动叫做“工作”,这本身就是对孩子们的尊重。孩子们想去做的事情不是毫无意义、随意发生的,每一件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比如自己打开水壶的盖子、自己开门、自己拿勺子、自己选择书,都是孩子在不断印证“我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吗?”“我可以帮助别人吗?”这样的个人信念和社会兴趣。
✨ 6岁-12岁,孩子可以承包一个完整的家务任务,即便家里有阿姨或老人帮忙,家长也可以和孩子约定一块属于他的家务天地。 孩子可以负责全家人的洗衣工作,或者负责整理书架,学会承担家庭责任,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从“芝麻大点”的小事,开始让孩子背上独立的背包,才是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家务总是提醒我,在这个焦虑的社会中,等等孩子,让他们通过自己想、自己做的方式来承担责任,做那个独一无二、自信利他的自己。 家务里,藏着孩子想做自己的秘密。
-end-
|开学季|公立转国际第一年,孩子将面临的心理雷区与破解秘笈(上)、(下)
|父母|职业教育如何启蒙?
|学校|国际学校雷区解析——校园爱情
|留学|交换生|我的美国留学之旅
|话题|谁的青春里没看过几本小黄书?
|专栏|会干家务的孩子,才是镇宅之宝
想过吗?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当有一天我们在粹不及防中听到孩子说:“你又不是我,我和你想得不一样”时,内心会是崩溃还是欣慰?
大多数家长的反应一定是不舒服、挫败甚至愤怒,典型的东方父母在权威遇到挑战时的感受。
可是如果从另一个层面看,孩子们从小就能够看到我们成年人都没意识到的“自我”,他们在自然而然地为自己争取做选择的机会,这样想,是不是欣慰许多?
从小时候决定“我要穿哪一件衣服”、“我要选哪一个课外班”,到长大后决定“我要选什么专业”、“我要从事什么工作”和“我要找到一个什么样的伴侣”……我们的人生就是由这大大小小的选择组成的。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要教会孩子们的就应该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同时教会自己“放手”允许他们做选择,即使明知道他们可能在做错误的选择!
为什么?
因为成年后的我们,在一些人生重大选择面前显得手足无措,害怕犯错,这恰恰是因为从小到大,在那些相对没那么重要的选择面前,我们并没有得到尝试和负责的机会,而且我们脑海里总会暗暗回旋着一句警告:千万别选错!
虽然“选择”这一话题只是孩子成长中我们会面对的无数问题中的冰山一角,但它却会为孩子的未来埋下一剂笃定。
当孩子什么都想要、但是由于资源有限而必须作出选择时,如何引导他们去思考“需要”和“想要”的区别?如何去比较什么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幸福感?如何去理解更多的消费并不会令幸福感直线上升?
当孩子和家长因为购买意见不一致而产生矛盾时,如何和孩子理性地讨论消费给每个人带来的幸福感的差异并找到解决办法?
为此,菁kids特别邀请美国认证职业教练、童书作者秦华,为菁kids的读者父母带来一场“接地气”的分享:从财商启蒙中学习选择!
更多菁彩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
或访问 jingkids.com